何为政治?作为绝对受害者的“艾利克斯”告诉我们政治本质上是一场思想改造. 然而从受害者成功翻身为受益者的《脑洞大开》却有不同的观点:政治本质上是一群利己主义者们的游戏. 以“金钱”为主角的这场滑稽的秀告诉我们政治永远是甲乙(两性)之间的嫉妒、攀比和博弈,平等、自由和民主——这个偌大的美国梦从未在小小的个体身上实现. 佩恩能够拍出《脑洞大开》大概是命运使然,因为他很早就懂得运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来呈现这个真实而又荒诞的世界. 他这部出色的政治讽刺剧不仅致敬了库布里克,而且精准无误地复制了科恩兄弟的风格. 影片如《脑洞大开》一样探讨的是自由意志,批判的也是资本原则对于人的控制. 极为讽刺的是,如今来看这种“贸易战”的结果最终不可控地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毫无疑问,利己主义在同各种“主义”之间的竞选中成了最大赢家. 因为背景是家乡的黑土地,所以去看了. 记忆中美丽熟悉的冰天雪地,用我没见过的俯拍角度表现出来,很新鲜. 但那里也有短暂却令人无比舒适的春夏. 影片过度强调东北天寒地冻的一面,猜想由于拍摄周期很短,故事的发展集中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因此难免让人觉得在主创心中黑龙江只是荒凉苦寒之地,对于黑土地上质朴、单纯、好说大话、懒散、乐天幽默的东北人,几乎没有太多的展现. 这无疑是令人非常失望的. 党建片的主题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影片主旨与建设国家、带领人民致富的纲领之间隔着杀死多少脑细胞也想不明白的距离. 救赎与共产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太牵强. 知青下乡的日子里,他们每日从事的活动,影片只是用很含糊不清的巡逻、晚上就寝、举报听国外广播一些碎片化、听来的知青生活拼凑. 影片展现的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北大荒. 三颗星全是给家乡美景.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 2015年2月,网络剧《脑洞大开》播出,“脑洞大开”于是频频亮相于媒体. “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进行“脑补”的场所. “洞穴”越大,想象越丰富. “脑洞大开”意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2015年12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 按照“流行、创新、文明”三大原则,“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入选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